今日寒露,夜露凝结,天气从秋高气爽快速过渡到寒凉湿冷,即便是南方也很容易感受到凉意。
贵州乌东村,黔东南州一个传统的苗寨村落,九、十月开始,天气多变,落雨后的雷公山山谷雾气氤氲,气象瞬息万变,行云如风。
作物丰收,稻花香,鱼儿肥,九月成熟的红海椒、小米辣被制成糟辣椒恰好启坛,苗家人会用这些时令鲜味,制作他们最传统的美味——酸汤鱼。
苗家有童谣“一天不吃酸,呵欠连连叹;两天不吃酸,饭菜不想沾;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蹿蹿;一天一碗酸,体壮爬高山。”酸,是贵州人最珍视的风味。
贵州人嗜酸,最初是迫于长期缺盐的历史。山林潮湿阴冷,常年瘴气弥漫,人极容易患上腹泻、疟疾等疾病导致食欲不振。且整个黔地没有盐脉,高山连绵也运不进盐。以酸代盐来减少钠离子的流失,同时以酸来中和水中的碱。久而久之,酸,便成为贵州饮食中别具一格的特色。贵州的酸,取道自然。新鲜果蔬、田间稻米与自然酵素奇巧组合,成就了一道道贵州特色酸香美味,也成就了贵州美食的底味。在我们心中“酸”只有一种味道,但在贵州,盐酸、腌酸、虾酸、香酸、臭酸、米汤酸、毛辣酸、酸菜酸、糟辣酸、酸笋酸、酸萝卜酸,数量上碾压了几乎所有地区,其中最为著名的,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酸汤。
贵州酸汤分红、白。白酸汤是由清米汤在酸汤桶发酵而成的产物,酸得柔润,是清亮温柔的白月光。更为人所熟知的,是“后来居上”的红酸汤,野劲十足,是令人惊心动魄的朱砂痣。酸汤的世界很大:酸汤牛肉、酸汤猪脚、酸汤肉圆、素酸汤......一切食材皆可酸,但唯有酸汤鱼是贵州名片。在贵州,不同苗寨有不同的酸汤做法。乌东苗寨的传统,是用糟辣子搭配野生番茄来制作红酸汤,它虽然没有白酸汤那么历史悠久,但好把握,风味更容易被接受。红酸汤,当地人也叫毛酸汤,是由当地特产的毛辣角(野生番茄)、木姜子加入辣椒发酵而成。酸汤的制作仰赖原料与气候,非贵州当地不能成。必不可少的糟辣子对贵州人来说,如豆瓣酱之于四川人,苗家人家中必备的物件,是“糟辣椒坛子”。新鲜辣椒混合加生姜、蒜瓣、生花椒等辅料一起剁碎,加盐、糖、白酒等调味,放在坛中,在盖沿处加水密封,置于阴凉处发酵十天即可。做好的糟辣子辣中有酸,酸中有甜,爽劲十足!
做酸汤鱼另一种必不可少的天然调味料就是木姜子,这种长在山里的神奇野果,具有浓郁而又复杂的香气,是云贵川地区很特别的一种香料。原生态的稻花鱼是苗寨山民餐桌上最鲜美的一味食材。苗家人做鱼,不刮鱼鳞,直接剖开鱼肚,掏去苦胆,简单冲冲鱼身表面的血水。热锅里倒菜籽油,下姜片、辣椒煸香,然后放入糟辣子、花椒、野生小番茄,炒出红汤后加水烧开。接着放入稻花鱼,等锅中重新煮沸,加盐调味,再小火煨上几分钟。最后撒上稍微捣碎的木姜子,出锅装盆,撒上一把鱼香草,红亮鲜香的酸汤鱼就可以上桌了。毛辣角比普通番茄更酸更野更刺激,贵州种类繁多的辣椒让酸汤的辣味更有层次,木姜子则为酸汤带来类似柠檬与姜的香气,一碗酸爽刺激的酸汤下肚,瞬间灵魂一振。配上自家酿的米酒,喝一碗酸酸辣辣的汤,出一身细细密密的汗,寒气全消!从前说黔菜是“大山里的菜”,如今贵州味道早已走出十万群山,遍地开花。想喝一口地道的贵州酸汤不必去贵州,同样的酸爽味道,在上海也能吃到。以酸汤原料“毛辣果”命名,充满山野属性,但在认识毛辣果这家餐厅前,从没想过酸汤火锅能这么“潮”。毛辣果背后的OHA集团曾成功打造了BAR NO.3和Dead Poet,这家店气质自然错不了。复兴西路上占据三层空间,一楼酒吧提供餐厅自制的滴滤酒,二楼火锅主打贵州酸汤风味,三楼露台把氛围感拉满。若是朋友聚餐,大多是冲着酸汤火锅来的。酸汤鱼、酸汤牛肉、野生菌肉饼、干锅带皮牛肉四种锅底,每一种都是来自贵州的味道,也为这家略显时髦的店带来一点“野”。酸汤鱼火锅是镇店之宝,配着青花椒、香茅、青美人椒、新鲜山奈和鱼香菜扎成的草束,十分有趣。生鱼上桌,浸在酸汤里,稍显豪迈。小火慢煮,酸汤的味道经过缓慢的时间,劲酸与小甜、小辣都回应在鱼肉中。也不妨试试他家自制的滴滤酒,用水果、蔬菜和香料汁加上自制风味基酒,经过澄清、过滤与微发酵,不仅在风味上更加饱满细腻,触感上更是轻盈优雅,很是值得一试。地址:上海市虹中路527号(虹桥店,另有其他门店)上海人了解贵州菜的窗口,多半是22年前创办的黔香阁。它将贵州菜带出大山,直至现在,在上海想吃一口正宗贵州菜,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他家。招牌酸汤鱼,用的是黔地特产乌江鱼,生于潮汐之间,刺少、肉嫩,鱼肉宛如蒜瓣,晶莹剔透。浸在一锅红艳艳的酸汤中,酸中带辣,威风凛凛。最爱的还是酸菜炒汤圆,算是汤圆界的隐藏菜单,把汤圆炸得外皮焦香,再和酸菜、辣椒、花椒一起猛火爆炒,一气呵成。外皮是椒麻酸辣,酸菜爽脆,咬开后,黑芝麻馅一涌而出,满口香甜软糯。1877·黔,是黔香阁的升级版,也是李建忠先生潜心研究黔菜22年带来的新作,也是如今贵州菜的“王者”。古色古香的建筑韵味,还有许多非遗文化展品,感觉像参观了一个小型的非遗馆。传统黔菜、创新黔菜、海派黔菜、非遗黔菜四大类,八大辣、三十六味辣艺......在这里除了能吃到刷新人们认知的贵州菜,还能最直接的感受到贵州的文化和传统技艺。酸汤鱼常见,但用凯里酸汤搭配象拔蚌,就令人耳目一新,称得上“酸汤顶配”。毛辣果、辣椒经过4个月天然发酵,制出香气浓郁的凯里苗家酸汤。搭配白嫩爽滑的象拔蚌,酸辣与爽脆交织,就像山野与大海的交汇。最后推荐的这一家,与前面几家店的调性格格不入,这是名副其实的“苍蝇馆子”。老店又小又隐蔽,挤在大厦三楼的最里边。店里找不出任何一个可以拍环境的角度,连带室外的餐位,桌子也不过6张。但它却是贵州朋友强推的店,打动我们的方式很简单:“每次想家都会去”。招牌酸汤鱼自不必说,在他家还能吃到外地很少见的豆腐圆子,用的是当地人的神奇发明——酸汤豆腐。不同于常规的卤水、石膏点豆腐,贵阳酸汤豆腐是用自然发酵的豆子浆水为豆腐定型,取之于斯用之于斯。豆腐略带酸味,口感绵密劲道,风格独树一帜。把酸汤豆腐捏碎调味,挤成丸子下锅炸,就成了贵阳名吃“豆腐圆子”。外皮炸到干脆,咬开是蜂窝状的疏松孔隙,劲道弹牙,细品又绵润。裹着折耳根、酸萝卜、煳辣椒蘸水吃,十分过瘾。
美食台招人啦!如果你爱吃、懂吃、又愿意和我们一起奋斗,就投递简历加入我们吧~